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的录取分数线,至少要546分,不过前提是:你是宁夏的理科考生。如果你是海南高考生,则至少需要685分才能被这所位于北京市的“211、双一流、国家重点”理工大学录取。
本文将为同学们详细展示:2024年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的录取分数线、招生计划人数及专业。

一、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的录取分数线要多少
既然大家关心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那么小编索性就为大家汇总了: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最近三年在全国各省市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了四川、河南、云南等高考省份。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在四川省理科本科一批最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是631、622、614分。三年中,2024年的分数是最高的,比2023年高了9分。
省份 | 科目批次 | 专业组 | 三年分数 |
---|---|---|---|
四川 | 理科本科一批 | 631/622/614 | |
河南 | 理科本科一批 | 619/614/600 | |
云南 | 理科一本 | 611/592/606 | |
陕西 | 理科本科一批 | 609/580/574 | |
山西 | 理科第一批本科A类 | 607/586/570 | |
新疆 | 理科本科一批 | 547/536/515 | |
宁夏 | 理科第一批本科 | 546/511/513 | |
海南 | 本科批 | 专业组01 | 685/677/670 |
海南 | 本科批 | 专业组80 | 649/619/555 |
浙江 | 一段 | 646/649/641 | |
江苏 | 物理本科批 | 02组 (中外合作) | 639/639/609 |
北京 | 本科批 | 01组 | 638/632/624 |
安徽 | 物理本科批 | 001组 (中外合作) | 638 |
天津 | 本科批A段 | 01组 | 637/645/651 |
福建 | 物理本科批 | 专业组:500 | 633/623/610 |
江苏 | 物理本科批 | 01组 (中外合作) | 631/634 |
安徽 | 物理本科批 | 051组 (中外合作) | 631 |
天津 | 本科批A段 | 02组 | 626/630/644 |
黑龙江 | 物理本科批 | 第001组 (中外合作) | 626 |
北京 | 本科批 | 02组 | 624/621/618 |
湖北 | 物理本科批 | 第01组 (中外合作) | 624/628/601 |
湖南 | 物理本科批 | 第201组 (中外合作) | 618/616/595 |
辽宁 | 物理本科批 | 614/598/590 | |
湖北 | 物理本科批 | 第02组 (中外合作) | 614/617/589 |
广东 | 物理本科批 | 201组 (中外合作) | 613/619/610 |
江西 | 物理本科批 | 第501组 (中外合作) | 612 |
广东 | 物理本科批 | 202组 (中外合作) | 608/615/606 |
黑龙江 | 物理本科批 | 第002组 (中外合作) | 606 |
广西 | 物理本科批 | 301组 (中外合作) | 606 |
重庆 | 物理本科批 | 606/577/580 | |
甘肃 | 物理本科批 | 001组 (中外合作) | 604 |
江西 | 物理本科批 | 第502组 (中外合作) | 602 |
河北 | 物理本科批 | 601/600/587 | |
山东 | 一段 | 598/599/581 | |
湖南 | 物理本科批 | 第202组 (中外合作) | 597/597/575 |
贵州 | 物理本科批 | 586 | |
广西 | 物理本科批 | 302组 (中外合作) | 580 |
甘肃 | 物理本科批 | 002组 (中外合作) | 571 |
上海 | 本科批 | 02组 | 569/565/560 |
上海 | 本科批 | 01组 | 557/553/553 |
二、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2024招生计划及专业
1、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2024年在北京的招生计划人数是96人,本科批招生专业包含了包含了电信工程及管理、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字媒体技术等6个专业。其中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在北京本科批的招生人数占据了榜首之位,多达39人,学费为70000元一年。
2、上海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2024年在上海的招生计划人数是6人,本科批招生专业包含了包含了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字媒体技术、电信工程及管理、物联网工程等4个专业。
3、广东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2024年在广东的招生计划人数是41人,本科批招生专业包含了包含了:电信工程及管理(12人)、物联网工程(8人)、电子信息工程(5人)、智能科学与技术(4人)、信息与计算科学(6人)、数字媒体技术(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