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河南高考2025年招生计划,圆梦小灯塔为大家整理了:全国所有本科大学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排名榜单,软件工程专业在河南招生人数最多,名额多达23009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人数排名第二,名额多达11546人,但仅是软件工程招生人数的50%。
一、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排名一览表
根据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统计,2025年河南高考本科专业共在11个批次招生录取,具体是:本科提前批司法类、本科提前批行业类、本科提前批公安类、军队院校招收飞行员批、本科提前批其他类、本科提前批军事类、体育本科批、本科提前批师范类、艺术本科提前批、艺术本科批、普通本科批。
从科目划分看,本科专业在物理类招30万3920位河南考生、在历史类招7万1551位河南考生、在艺体类招4万8889位河南考生,物理类招生人数是历史类的4.25倍。
招生人数排名前十的本科热门专业,2025年在河南招生人数均超过5000,具体名单是:软件工程(招23009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招11546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招8713人)、会计学(招8494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招8237人)、英语(招8201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招7552人)、汉语言文学(招7074人)、护理学(招5920人)、人工智能(招5804人)。
下面是本科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介绍。
第一名:软件工程
属于招生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共有368所大学在物理类招生,占据了整个物理类7.57%的招生名额。
招生规模庞大,竞争激烈,企业要求掌握云计算、AI 等前沿技术,初级岗位薪资 15-25 万 / 年,高端架构师可达 80 万 +,但需承受技术迭代压力。
第二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热度下降但竞争白热化,AI 工具冲击基础编程岗,大厂非 985/211 或无实习经历难获机会,需转向算法优化或跨领域融合。
第三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毕业生多从事基础分析(起薪 15K+),高端算法岗需硕士学历,金融、医疗等领域需求大,但需考取 CDA 等证书提升竞争力。
第四名:会计学
传统核算岗缩减 18%,财务分析、税务筹划等高端岗位增长 27%,本科生需从基层做起,晋升依赖 CPA 等证书,薪资增长缓慢。
第五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新能源和智能电网领域需求稳定,国企央企占比高,就业率超 90%,起薪 20 万 +,工作环境偏向工程现场但稳定性强。
第六名:英语
AI 翻译工具替代基础岗位,企业更看重跨文化沟通和数据分析能力,专八证书不再是优势,需转型跨境电商或国际传播领域。
第七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就业市场饱和,50.3% 岗位薪资 8-15K / 月,多集中在生产制造领域,工作环境艰苦,转行率高,建议转向智能制造或机器人方向。
第八名:汉语言文学
供过于求,62.5% 岗位薪资 4.5-8K / 月,集中在文职和考编,竞争激烈,需拓展新媒体写作或教育领域以提升竞争力。
护理学。
第九名:护理学
ICU、社区和老年护理需求激增,但需承受轮班和体力劳动压力,政策支持社区护理纳入医保,稳定性提升但晋升空间有限。
第十名:人工智能
高端算法岗年薪 50 万 +,但竞争集中在顶尖人才,本科毕业生可从应用层(如 AI 产品经理)切入,需掌握 “技术 + 行业” 复合能力。
附:全国所有本科专业在河南的招生计划人数排名100强
人数 排名 |
本科专业名称 | 2025年河南高考 招生计划人数 |
---|---|---|
1 | 软件工程 | 23009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546 |
3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8713 |
4 | 会计学 | 8494 |
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8237 |
6 | 英语 | 8201 |
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7552 |
8 | 汉语言文学 | 7074 |
9 | 护理学 | 5920 |
10 | 人工智能 | 5804 |
11 | 视觉传达设计 | 5801 |
12 | 电子信息工程 | 5735 |
13 | 财务管理 | 5370 |
14 | 环境设计 | 5360 |
15 | 法学 | 5272 |
16 | 物联网工程 | 5107 |
17 | 临床医学 | 4900 |
18 | 土木工程 | 4857 |
19 | 体育教育 | 4251 |
2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231 |
21 | 通信工程 | 3872 |
22 | 自动化 | 3761 |
23 | 音乐学 | 3515 |
24 | 物流管理 | 3338 |
2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250 |
26 | 学前教育 | 3027 |
27 | 机械电子工程 | 2959 |
28 | 智能制造工程 | 2916 |
29 | 小学教育 | 2863 |
30 | 网络工程 | 2802 |
31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2720 |
32 | 数字媒体艺术 | 2690 |
33 | 金融学 | 2673 |
3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660 |
35 | 音乐表演 | 2618 |
36 | 网络与新媒体 | 2594 |
37 | 电子商务 | 2540 |
38 | 机器人工程 | 2524 |
39 | 审计学 | 2518 |
40 | 药学 | 2469 |
41 | 工商管理 | 2451 |
42 | 产品设计 | 2424 |
43 | 美术学 | 2365 |
44 | 化学 | 2315 |
45 | 计算机类 | 2238 |
46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213 |
47 | 商务英语 | 2190 |
48 | 设计学类 | 2179 |
49 | 车辆工程 | 2170 |
50 | 经济学 | 2141 |
51 | 工科试验班 | 2124 |
52 | 物理学 | 2098 |
53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2061 |
54 | 电子信息类 | 2032 |
55 | 动画 | 1992 |
56 | 应用化学 | 1979 |
57 | 旅游管理 | 1938 |
58 | 市场营销 | 1936 |
59 | 工程造价 | 1919 |
60 | 工程管理 | 1898 |
61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1895 |
62 | 生物科学 | 1843 |
63 | 康复治疗学 | 1837 |
6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1793 |
65 | 数字媒体技术 | 1756 |
66 | 生物工程 | 1739 |
67 | 思想政治教育 | 1737 |
68 | 数字经济 | 1721 |
69 | 广播电视编导 | 1702 |
70 | 制药工程 | 1698 |
71 | 生物技术 | 1692 |
72 | 历史学 | 1673 |
73 | 环境工程 | 1663 |
7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588 |
7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1536 |
76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1487 |
77 | 医学检验技术 | 1462 |
78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1441 |
79 | 人力资源管理 | 1384 |
80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1363 |
81 | 机械类 | 1331 |
82 | 日语 | 1315 |
83 | 数学类 | 1290 |
84 | 汉语国际教育 | 1289 |
85 | 智能建造 | 1274 |
86 | 动物医学 | 1261 |
8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1249 |
88 | 新闻学 | 1235 |
89 | 材料类 | 1210 |
90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1202 |
91 | 中医学 | 1193 |
92 | 建筑学 | 1190 |
93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1189 |
94 | 地理科学 | 1182 |
95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1161 |
96 | 工商管理类 | 1160 |
97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1142 |
98 | 城乡规划 | 1115 |
99 | 网络空间安全 | 1114 |
100 | 测绘工程 | 1084 |
二、招生人数多的专业,好不好?
报考招生人数多的专业,没有绝对的 “好” 或 “坏”,关键看专业特点和个人情况,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1、可能的 “好处”:
这类专业往往是市场需求稳定(如计算机、护理)或高校布局成熟(如汉语言文学)的领域,录取机会相对大,配套的师资、课程、实习资源更完善;而且毕业生基数大,行业内 “校友网络” 可能更广泛,入门岗位选择较多。
2、可能的 “弊端”:
如果是传统饱和专业(如部分地区的会计学、英语),招生多意味着就业时 “同质化竞争” 更激烈,想找到高薪或核心岗位,需要比别人更突出的能力(如证书、跨领域技能);另外,部分新兴专业(如人工智能)虽招生多,但高端岗位门槛高,本科毕业可能只能做基础工作,容易陷入 “高期望 vs 低起点” 的落差。
所以,关键看这个专业的 “需求增长速度” 是否能跟上招生规模:如果是需求快速扩张的领域(如数据科学),招生多未必是坏事;如果是需求停滞的传统专业,就得谨慎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 “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