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不宜就读与不予录取有区别吗?高考不宜就读的专业能报吗?

不宜就读与不予录取有区别。不予录取是学校不会录取不符合特殊要求的考生,不宜就读的专业是供考生填报志愿时作为参考的,大学不得因此拒绝录取考生。但是,高考不宜就读的专业能报考,但被录取后,可能会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一、不宜就读与不予录取有区别吗?

不宜就读和不予录取有区别。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有“不予录取”和“不宜就读”这两种提法。

不予录取是指考生填报该学校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后,即使分数再高,若不符合特殊要求也不会被录取。不予录取,具有肯定性。

不宜就读的专业是《指导意见》第三部分的9条内容,学生需要对其进行参考,优先考虑自身条件能够填报的专业,若自身条件有缺陷,就尽量避免填报“不宜就读”的专业。当然,若考生报考了不宜就读的专业,学校也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考生在高考前会进行体检,体检单上会根据考生的身体素质和测试指标来进行评价,一般体检结果有三种:

(一)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

第一种结果的考生身体条件合格,可以报考高校各类专业。

不过军事、公安等特殊类院校除外,报考军校等特殊类院校需通过另外的体检。

(二)不适宜选报第二部分中的某些专业

第二种是考生身体条件合格,但有着某种疾病或者缺陷,不能报考高校中的部分专业。


(三)不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

第三种是考生身体不合格,比如有着传染病、精神病、心脏病、血液病等,暂不适合报考各类院校。


二、高考不宜就读的专业能报吗?

高考不宜就读的专业能报。

考生如果报考了不宜就读的专业,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但是考生在面临不宜就读的专业时,也需要慎重考虑是否报考。因为不宜就读的专业意味着,你入学后可能会面临:学习困难、就业困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