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25年高考一分一段表将于6月26日进行公布,历史类660分位次95名,物理类690分位次87名。本文结合官方数据与历年录取规律,从位次解读、省内高校录取预测、志愿填报策略三个维度,为考生提供科学参考。
一、广东2025高考一分一段表出炉
广东省2025年高考一分一段表于6月26日正式出炉,这是考生定位自身成绩全省排名的核心依据。数据显示,物理类和历史类高分段竞争依然激烈,中低分段考生则需关注排名变化对志愿填报的影响。
1、物理类
“一分一段表”按1分为单位统计同分考生人数(本段人数)及从最高分到该分数的累计人数(累计人数)。例如:若考生成绩690分,对应“分数段人数”为9人、“累计人数”为97人,表明共有9人同分,其最低全省位次为第97名。
2、历史类
同理,历史类累计人数代表考生的最低全省位次,是志愿填报的核心依据。若历史类考生成绩为660分,对应分数段人数6人,累计人数为95人,表明共有6人同分,其最低全省位次为第95名。
二、2025年广东省内高校录取位次预测
根据2024年广东物理类高考录取数据,省内高校分梯队预测如下:
1、顶尖高校(物理类前1.5万名)
重点冲击省内985、211、双一流、国家重点、省重点院校优势专业,例如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重点数据如下:
985、211、双一流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2组,657分,位次1860名;
省重点院校,南方医科大学206组,649分,位次2977名;
985、211、双一流院校,中山大学219组,643分,位次4019名;
985、211、双一流院校,中山大学218组,641分,位次4607名。
2、中坚高校(物理类1.5万-5万名)
重点考虑211、双一流、省重点大学,也可以冲击部分985大学的冷门专业,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广州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部分重点数据如下:
985、211、双一流院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204组,620分,位次11332名;
省重点院校,深圳大学232组,618分,位次12064名;
211、双一流、省重点院校,华南师范大学221组,591分,位次28119名。
3、特色高校(物理类5万-15万名)
主要关注广东省内区域重点、双万计划院校,比如东莞理工学院、佛山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部分重点数据如下:
省重点院校,东莞理工学院203组,535分,位次91595名。
省重点、双万计划院校,佛山大学206组,538分,位次86508名。
省重点院校,广东海洋大学221组,541分,位次82948名。
下面展示2024年广东物理类录取分数线排名前100的公办院校名单,供参考。
学校名 | 专业组 | 2024 分数 |
2024 位次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深圳) |
202组 | 657 | 1860 |
南方医科大学 | 206组 | 649 | 2977 |
中山大学 | 219组 | 643 | 4019 |
中山大学 | 218组 | 641 | 4607 |
中山大学 | 205组 | 638 | 5409 |
华南理工大学 | 202组 | 637 | 5640 |
中山大学 | 206组 | 633 | 6535 |
中山大学 | 220组 | 633 | 6728 |
深圳大学 | 221组 | 628 | 8237 |
中山大学 | 203组 | 625 | 9394 |
中山大学 | 221组 | 624 | 9420 |
深圳理工大学 | 201组 | 624 | 9667 |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校区) |
204组 | 620 | 11332 |
深圳大学 | 232组 | 618 | 12064 |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校区) |
203组 | 618 | 12092 |
华南理工大学 | 203组 | 617 | 12608 |
广州医科大学 | 201组 | 615 | 13250 |
华南理工大学 | 204组 | 614 | 13907 |
华南师范大学 | 216组 | 613 | 14654 |
深圳大学 | 233组 | 613 | 14657 |
华南理工大学 | 205组 | 610 | 15907 |
深圳大学 | 224组 | 610 | 15759 |
深圳大学 | 227组 | 610 | 16114 |
深圳大学 | 228组 | 610 | 16162 |
华南师范大学 | 217组 | 608 | 16887 |
深圳大学 | 241组 | 605 | 18639 |
深圳大学 | 225组 | 604 | 19452 |
深圳大学 | 226组 | 604 | 19633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201组 | 603 | 19907 |
华南师范大学 | 220组 | 603 | 19984 |
华南师范大学 | 219组 | 602 | 20693 |
华南师范大学 | 222组 | 600 | 21517 |
华南师范大学 | 223组 | 600 | 21550 |
深圳大学 | 222组 | 600 | 21989 |
华南师范大学 | 218组 | 599 | 22739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211组 | 598 | 23301 |
暨南大学 | 221组 | 597 | 23945 |
深圳大学 | 223组 | 597 | 23727 |
华南师范大学 | 228组 | 596 | 24479 |
深圳大学 | 229组 | 596 | 24428 |
深圳大学 | 239组 | 596 | 24701 |
暨南大学 | 220组 | 595 | 25555 |
深圳大学 | 231组 | 595 | 25235 |
深圳大学 | 240组 | 595 | 25110 |
暨南大学 | 207组 (中外合作) |
594 | 25767 |
深圳大学 | 230组 | 594 | 26086 |
广东工业大学 | 206组 | 594 | 25873 |
暨南大学 | 206组 | 593 | 26901 |
深圳大学 | 236组 | 593 | 26360 |
华南师范大学 | 239组 (地方专项) |
592 | 27786 |
广东工业大学 | 223组 | 592 | 27184 |
暨南大学 | 208组 | 591 | 28194 |
华南师范大学 | 221组 | 591 | 28119 |
深圳大学 | 235组 | 591 | 28592 |
深圳大学 | 242组 | 591 | 28089 |
暨南大学 | 222组 | 590 | 28916 |
华南师范大学 | 227组 | 590 | 29067 |
南方医科大学 | 207组 | 590 | 28691 |
华南师范大学 | 226组 | 589 | 30121 |
深圳大学 | 234组 | 589 | 29998 |
深圳大学 | 238组 | 589 | 29849 |
暨南大学 | 204组 (中外合作) |
588 | 30523 |
深圳大学 | 237组 | 588 | 30502 |
广东工业大学 | 216组 | 588 | 30594 |
华南师范大学 | 233组 (联合培养) |
587 | 31359 |
深圳大学 | 253组 (地方专项) |
587 | 31338 |
华南农业大学 | 230组 | 586 | 32008 |
华南师范大学 | 229组 | 586 | 32091 |
华南师范大学 | 241组 (地方专项) |
586 | 32152 |
广东工业大学 | 213组 | 586 | 31867 |
华南农业大学 | 218组 | 585 | 33470 |
华南师范大学 | 240组 (地方专项) |
585 | 32724 |
暨南大学 | 203组 | 584 | 34254 |
广东工业大学 | 207组 | 584 | 34297 |
暨南大学 | 205组 | 583 | 34753 |
南方医科大学 | 209组 | 583 | 35156 |
华南师范大学 | 225组 | 582 | 35890 |
广东工业大学 | 220组 | 582 | 35925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 201组 | 581 | 36126 |
华南农业大学 | 219组 | 580 | 37202 |
华南师范大学 | 224组 | 580 | 37529 |
广东工业大学 | 211组 | 579 | 38363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212组 | 579 | 38522 |
深圳大学 | 243组 (中外合作) |
578 | 39128 |
深圳大学 | 251组 (地方专项) |
578 | 38998 |
华南农业大学 | 232组 | 575 | 42112 |
华南师范大学 | 231组 (中外合作) |
575 | 42093 |
广东工业大学 | 210组 | 575 | 42144 |
南方医科大学 | 208组 | 575 | 42275 |
华南师范大学 (汕尾校区) |
203组 | 575 | 41865 |
华南农业大学 | 216组 | 574 | 43607 |
深圳技术大学 | 203组 | 574 | 42938 |
华南师范大学 | 236组 (地方专项) |
573 | 44566 |
华南师范大学 | 238组 (地方专项) |
573 | 43959 |
华南师范大学 (汕尾校区) |
204组 | 573 | 44304 |
华南师范大学 | 230组 (中外合作) |
572 | 45510 |
深圳大学 | 252组 (地方专项) |
572 | 45408 |
华南农业大学 | 217组 | 571 | 46082 |
华南师范大学 | 234组 (地方专项) |
571 | 46422 |
三、2025年广东省高考志愿填报建议
广东本科批设45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每个组含6个专业+1个调剂选项,建议梯度分配:
冲击型方案(适合敢冲考生):
冲(16个):选择位次高于自身 10%-15% 的院校;
稳(14个):匹配位次±5%的院校,位次匹配近3年录取中位数,建议勾选服从调剂选项;
保(15个):选择位次低于自身10%-15%的院校,确保专业可接受。
稳妥型方案(求稳考生):冲4个、稳25个、保16个,重点保录取,减少冲志愿数量,扩大稳梯度覆盖,适合风险厌恶型考生。
避坑指南:四大填报失误防范
1、选科不符直接退档:物理类考生若未选化学,填报90%理工专业(如计算机、机械)属无效志愿。
2、忽视身体条件限制:医学类拒收色盲/色弱;警校对身高体重有硬性要求。
3、专业组内拒调剂:若未勾选“服从调剂”,可能被退档至专科批。
4、扎堆热门院校:分数密集段(如物理类430-450分)考生集中,需增加保底志愿数量。
志愿填报需以位次为核心,结合动态招生政策调整策略。6月25日公布成绩及一分一段表后,考生可登录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实时数据。6月28日-7月4日为黄金填报期,建议提前拟定志愿草表,避免网络拥堵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