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苏北七市的二模考试已经结束,本文将对2025年苏北七市二模的分数线进行详细解读,特别是针对南通、徐州、扬州、淮安、宿迁、泰州、连云港等地的分数线进行分析,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2025江苏苏北七市二模分数线划线出炉
江苏省苏北七市第二次模拟考试的官方分数线已公布,具体如下:
1、扬州
物理类:特招线489分,本科线432分
历史类:特招线504分,本科线444分
2、连云港
物理类:特招线490分,本科线421分
历史类:未出
3、南通
物理类:特招线500分,本科线461分
历史类:特招线518分,本科线477分
4、泰州
物理类:特招线494分,本科线446分
历史类:特招线500分,本科线450分
5、徐州
物理类:特招线493分,本科线437分
历史类:特招线518分,本科线464分
6、淮安
物理类:特招线491分,本科线435.5分
历史类:特招线504.5分,本科线419.5分
7、宿迁
物理类:特招线492分,本科线434分
历史类:特招线505分,本科线435分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2024年同期考试情况,2024年苏北七市二模分数线物理类本科线在 363.77-438 分区间,历史类本科线在 356.83-447 分区间。下面根据物理类、历史类进行整理:
1、物理类
南通本一线为476分,本科线422分;
泰州本一线477.38分,本科线363.77分;
连云港本一线480分,本科线418分;
徐州本一线486分,本科线431分;
宿迁本一线477分,本科线438分;
淮安本一线470分,本科线413分;
扬州本一线472分,本科线417分。
可以看出,徐州的本一线在物理类中相对较高,这也反映出徐州考生在此次模拟考试中的整体表现较为突出。而泰州的本科线相对较低,可能是试卷难度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历史类
南通本一线492分,本科线446分;
泰州本一线472.75分,本科线356.83分;
连云港本一线484分,本科线417分;
徐州本一线502分,本科线447分;
宿迁本一线507分,本科线441分;
淮安本一线493分,本科线428分;
扬州本一线487分,本科线422分。
宿迁在历史类本一线的分数最高,说明宿迁历史类考生在此次模拟中成绩较为优异。泰州的本科线依然是相对较低的,与物理类情况类似。
值得关注的是,徐州、宿迁两市物理类本一线分别达到 486 分和 477 分,历史类本一线突破 500 分,显示区域竞争激烈。泰州作为唯一本科线低于 400 分的城市,或因试卷难度调整导致分数波动。
地区 | 划线类别 | 物理类 | 历史类 |
---|---|---|---|
南通 | 本一线 | 476 | 492 |
南通 | 本科线 | 422 | 446 |
泰州 | 本一线 | 477.38 | 472.75 |
泰州 | 本科线 | 363.77 | 356.83 |
连云港 | 本一线 | 480 | 484 |
连云港 | 本科线 | 418 | 417 |
徐州 | 本一线 | 486 | 502 |
徐州 | 本科线 | 431 | 447 |
宿迁 | 本一线 | 477 | 507 |
宿迁 | 本科线 | 438 | 441 |
淮安 | 本一线 | 470 | 493 |
淮安 | 本科线 | 413 | 428 |
扬州 | 本一线 | 472 | 487 |
扬州 | 本科线 | 417 | 422 |
二、历年江苏高考分数线参考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苏北七市学生的考试表现,以下提供近几年江苏高考分数线的参考数据:
1、2024年:物理类特控线516分,本科线462分;历史类特控线533分,本科线478分。
2、2023年:物理类特控线512分,本科线448分;历史类特控线527分,本科线474分。
3、2022年:物理类特控线516分,本科线429分;历史类特控线525分,本科线417分。
从近三年数据看,江苏高考本科线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物理类:2022 年 429 分→2023 年 448 分→2024 年 462 分;
历史类:2022 年 471 分→2023 年 474 分→2024 年 478 分。
2024 年省内本科高校录取最低位次为物理类 187,958 名(常熟理工学院等)、历史类 50,966 名(扬州大学等)。结合 2025 年二模数据推算,若保持相同录取比例,物理类需达到全省前 18.8 万名,历史类需前 5.1 万名。
由于篇幅有限,下面整理了2024年江苏省内公办本科录取分数线500分以下的院校名单,供参考。
学校名称 | 科类 | 专业组 | 分数 | 位次 |
---|---|---|---|---|
盐城工学院 | 物理 | 03组 | 499 | 146448 |
盐城师范学院 | 物理 | 14组 | 499 | 146448 |
常州工学院 | 物理 | 11组 (中外合作) |
497 | 148964 |
苏州城市学院 | 物理 | 05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97 | 148964 |
江苏海洋大学 | 物理 | 04组 (联合培养) |
496 | 150226 |
宿迁学院 | 物理 | 04组 | 496 | 150226 |
盐城工学院 | 物理 | 04组 (中外合作) |
493 | 153885 |
常州工学院 | 物理 | 12组 (中外合作) |
492 | 155088 |
淮阴工学院 | 物理 | 06组 (中外合作) |
491 | 156374 |
泰州学院 | 历史 | 03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90 | 45451 |
泰州学院 | 物理 | 06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90 | 157611 |
徐州工程学院 | 物理 | 05组 (中外合作) |
488 | 159982 |
苏州科技大学 | 物理 | 08组 (中外合作) |
485 | 163468 |
常熟理工学院 | 历史 | 03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83 | 48736 |
徐州工程学院 | 物理 | 04组 (中外合作) |
483 | 165768 |
江苏理工学院 | 历史 | 03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82 | 49204 |
江苏理工学院 | 物理 | 07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81 | 168025 |
江苏理工学院 | 物理 | 12组 (中外合作) |
480 | 169209 |
南京体育学院 | 历史 | 03组 (中外合作) |
478 | 50966 |
江苏第二师范 学院 |
历史 | 09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78 | 50966 |
常州工学院 | 历史 | 04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78 | 50966 |
苏州城市学院 | 历史 | 02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78 | 50966 |
南通大学 | 历史 | 05组 | 478 | 50966 |
淮阴师范学院 | 历史 | 05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78 | 50966 |
扬州大学 | 历史 | 11组 | 478 | 50966 |
江苏理工学院 | 物理 | 13组 (中外合作) |
478 | 171387 |
南京工程学院 | 物理 | 06组 (联合培养) |
475 | 174679 |
江苏理工学院 | 物理 | 11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72 | 177856 |
常熟理工学院 | 物理 | 12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70 | 179916 |
南京工程学院 | 物理 | 08组 (中外合作) |
468 | 181983 |
南京体育学院 | 物理 | 05组 (中外合作) |
468 | 181983 |
金陵科技学院 | 物理 | 10组 (中外合作) |
462 | 187958 |
江苏第二师范 学院 |
物理 | 21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62 | 187958 |
苏州科技大学 | 物理 | 10组 (中外合作) |
462 | 187958 |
常熟理工学院 | 物理 | 11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62 | 187958 |
淮阴师范学院 | 物理 | 14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62 | 187958 |
泰州学院 | 物理 | 08组 (中外联合培养) |
462 | 187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