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调整组建3所军队高等教育院校,分别是陆军兵种大学、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和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这三所院校将纳入2025年提前批军校进行招生。本文将详细介绍2025年军校招生的最新变化,并附上在提前批招生的26所军校名单。
一、2025年军校招生三大核心变化
(一)院校体系重构:新增三所战略级军校
2025年中央军委调整组建三所新型军事院校,均纳入高考本科提前批招生,招生规模预计与原合并院校总和相近(约1800人)。
1、陆军兵种大学(安徽合肥)
由原陆军装甲兵学院(北京)与炮兵防空兵学院(合肥)合并组建,是全军唯一聚焦装甲兵、炮兵、防空兵协同作战的院校,历史可追溯至延安炮校与哈军工。开设装甲车辆工程、炮兵指挥等24个本科专业,预计招生1100人左右,培养“军政兼优”的复合型指挥官。
学科实力: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近年获科技奖120余项。
就业方向:92%毕业生进入合成旅,从事主战装备操作、战术指挥等核心岗位,年薪起步15万+。
2、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湖北武汉)
整合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与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资源,主攻网络空间安全、电子对抗等信息化作战领域。开设通信工程、数据链工程等10个技术密集型专业,与华为、中兴合作推动军民技术融合。
学科实力:7个国家级/军队级重点实验室,近年获国家级奖项300余项,全军“教学优秀单位”。
录取特色:引入心理素质测评,录取流程更综合,适合逻辑思维强、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考生。
3、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重庆)
合并陆军勤务学院与军事交通学院,培养军事物流、智能运输等后勤保障人才。开设军事物流工程、无人运输系统等21个专业,覆盖工学、管理学,学科涵盖军事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四大门类。
实战训练:模拟台海危机物资投送演练,强化实战能力,毕业生定向分配至联勤保障部队,就业前景明确。
(二)招生政策优化:门槛放宽与选拔升级并存
1、身体条件调整
视力要求放宽:裸眼视力降至4.5(原4.8),允许激光手术(需提前半年完成)。
年龄范围扩大:17-20周岁(截至2025年8月31日),往届生可报考。
身高体重标准:男≥162cm,女≥160cm;BMI男性17.5-30,女性17-24。
2、政审与面试强化
政审覆盖三代亲属,重点核查考生及直系亲属是否存在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刑事处罚记录等。
面试新增“情景模拟”环节,考察考生应急反应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三)录取规则调整:分数与综合素质并重
1、梯度志愿填报
顶尖军校(如国防科技大学)与新增院校形成“冲-稳-保”梯度,建议考生填报2-3所院校并拉开分数差距。例如:
冲刺志愿:国防科技大学(超特控线100分以上)
稳妥志愿: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超特控线50-80分)
保底志愿: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特控线附近)。
2、性别差异显著
女生名额少,分数线普遍高30分以上。例如,2024年国防科技大学在四川理科女生最低录取线667分,而男生仅617分。
3、新增院校性价比凸显
陆军兵种大学、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等新院校分数线预计略低于传统军校,但热门专业(如网络安全、军事物流)竞争激烈,建议一本线以上考生重点关注。
二、2025年提前批招生26所军校名单
根据教育部及军委训练管理部最新部署,2025年参与高考提前批招生的军校共26所,隶属中央军委、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武警部队等10大体系,具体名单如下:
时间节点与流程如下:
1、5-6月:政策研读与材料准备
关注“军校招生”微信公众号、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获取招生简章。
完成政审材料提交(无犯罪记录证明、亲属背景调查表),部分省份需在5月28日前完成。
2、6月下旬:志愿填报
军校属本科提前批,多数省份仅能填1个第一志愿,需精准定位目标院校。
参考2024年分数线(如国防科技大学在江苏物理类最低638分,在安徽物理类最低642分),合理设置志愿梯度。
3、7月:军检、面试与体能测试
参加省军区组织的面试、体检及体能测试(男生1000米跑、引体向上;女生800米跑、仰卧起坐)。
体检前需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确保视力、体重等指标达标。
4、8月:录取与入校复查
7月中旬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结果,8月下旬入学报到。
入学三个月内进行政治复审和身体复查,不合格者将取消录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