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复读政策并未全面禁止复读,但复读生面临多重限制:包括公立高中停收复读生、部分高校专业限报、同分录取优先级下调等。网传“复读生高考减分”实为误读,政策核心是录取规则调整而非直接扣分。以下结合各省最新规定,为考生和家长厘清政策要点。
一、2026高考复读最新政策
1.公立高中全面禁止招收复读生
四川、山东、云南等15省已明确公办高中不得开设复读班或接收复读插班生,复读生仅能选择民办学校或培训机构。例如河南、山西等地对违规招收复读生的公立校追责,导致复读成本大幅上升(民办机构年均费用3万–10万元)。
2.高校与专业报考限制扩大
军校警校类: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无军籍本科专业仅限应届生报考;
特殊计划类:公费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项目(如协和医学院)不收复读生;
专项计划资格:往年录取后放弃入学的考生,永久失去国家/地方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3.复读资格收紧与次数限制
河北、陕西等省规定考生仅能复读1次(即2025年高考未达标者不可再考);
山西试点“失信复读生档案”,录取后未报到者记入档案,高校可据此拒录。
4.新高考选科调整难度增加
全国实行“3+1+2”模式后,复读生若想调整选考科目(如物理改历史),需补修合格性考试,否则只能按原科目组合报考。而“物化绑定”成为65%理工专业的硬性要求,未达标者直接丧失相关专业报考资格。
附:2026年明确不招复读生的院校及专业类型
类型 | 代表院校/项目 | 限制范围 |
---|---|---|
军事类 院校 |
国防科技大学、 陆军军医大学 |
无军籍本科专业 |
医学 特殊项目 |
协和医学院 八年制临床医学 |
本硕博连读项目 |
专项计划 | 国家专项、 高校专项 |
往年被录后放弃者 |
特殊类 院校 |
北京电子 科技学院 |
本科全部专业 |
二、2026年复读生真的减分吗
1. 系统性扣分政策不存在
国家层面未规定复读生需扣减高考分数,录取采用与应届生相同的评分标准。教育部明确要求对待复读生必须与应届生一视同仁,禁止克扣分数。
2. 隐性录取劣势
尽管无直接扣分,复读生仍面临两类不公:
同分排序靠后:河南、山西等省份规定,投档成绩相同时,复读生录取优先级低于应届生,相当于隐性减分。
特殊渠道受限:保送生、国防生、强基计划等招生项目通常仅面向应届生。
3. 网传扣分政策的真相
地域性试点:个别省份(如四川)拟对民办机构复读生试行原始分扣减5%-10%,但非全国性政策。
虚假信息澄清:网传“复读一年扣30分”为不实消息,教育部已辟谣。
4. 其他负面影响
经济成本:私立机构复读费用达3万-10万元/年,较公立学校大幅上升。
心理压力:复读生焦虑情绪发生率达67%,需强化心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