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有一颗热爱教育行业的心,你就可以报考优师计划。本科提前批优师专项报考需要关注教育局公布的提前批次报考时间,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报考。
2025年在河北省招生的优师专项计划院校有8所,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东北师范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等。
一、哪些考生可以报优师计划?
只要你是热爱教育行业,立志长期从教的考生,那么就可以报考优师计划。
目前暂未公布2026年的优师计划报考相关政策,大家可参考云南高考2025年优师专项计划的相关政策,详情如下。
可以报考国家优师专项计划的考生要求是:
①参加了2025年云南省高考,成绩(不含农村独子政策加分)达到2025年一本分数线的考生,均可报考。
②子女随父母落户云南省,并报考国家优师专项的审核结论为“不限报”。
③报考优师计划英语专业的考生,高考外语语种的选择必须是英语,在高考英语口语成绩合格的情况下才能报考西南大学的英语专业,其他五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对英语口语成绩没有硬性要求。
可以报考地方优师专项计划的考生要求是:
①参加了2025年云南省高考,成绩(含所有类型的政策加分)达到2025年一本分数线的考生,均可报考。
②子女随父母落户云南省,并报考地方优师专项,审核结论应为“不限报”或“限报省属院校”。
③报考优师计划英语专业的考生,高考外语语种的选择必须是英语,省属高校中云南师范大学要求英语口语成绩合格才能报考。
二、本科提前批优师专项怎么报名?
本科提前批优师专项需要在提前批次报考的时间进行填报,一般在6月24日到6月30日之间。
优师专项计划的录取规则根据院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编仔细阅读了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有关优师专项计划的招生简章,结合中央发布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总结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录取规则中相同的七点,以供参考:
1.考生必须参加当年高考。
2.优师专项计划在本科提前批次进行招生录取流程。
3.对于达到院校分数线的考生,首先根据考生的高考裸分进行排名,再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进行录取,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
4.考生的身体素质应该满足录取院校所在省份的体检要求,不得有重大疾病。
5. 当学生成功被录取之后,他们需确定《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协议书》的具体内容,并在在入校办理报到手续的时候签名并上交。
6.“优师计划”招收的考生不能办理入学户籍迁移。
7.入学后,“优师计划”的学生可以在程序内转为其他“优师计划”招生专业的学生(如:A被优师计划的语文专业录取,入学后可根据章程转为优师计划的数学专业学生),但是不能转为非“优师计划”的专业。
三、优师专项计划2025年录取分数线
2025年在河北省招生的优师专项计划院校有8所,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东北师范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其中,历史类的录取分数线在577~637分之间,分数线最高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分数线最低的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物理类的录取分数线在559~626分之间,分数线最高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分数线最低的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以下是优师专项计划院校2025年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专业一览表:
院校名称 | 首选 科目 |
专业 代码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校区) |
历史 | 01 | 思想政治 教育 |
637 |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校区) |
历史 | 02 | 汉语言文学 | 622 |
东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01 | 汉语言文学 | 618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历史 | 01 | 小学教育 | 577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历史 | 02 | 小学教育 | 577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历史 | 03 | 小学教育 | 580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历史 | 04 | 小学教育 | 581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历史 | 05 | 小学教育 | 58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历史 | 06 | 小学教育 | 588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历史 | 07 | 小学教育 | 58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历史 | 08 | 小学教育 | 590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01 | 思想政治 教育 |
604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02 | 思想政治 教育 |
601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03 | 思想政治 教育 |
600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04 | 思想政治 教育 |
597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05 | 思想政治 教育 |
600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06 | 汉语言文学 | 611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07 | 汉语言文学 | 597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08 | 汉语言文学 | 605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09 | 汉语言文学 | 590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10 | 汉语言文学 | 596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11 | 汉语言文学 | 591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12 | 汉语言文学 | 604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13 | 汉语言文学 | 598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14 | 汉语言文学 | 607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15 | 汉语言文学 | 608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16 | 汉语言文学 | 619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17 | 英语 | 601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18 | 英语 | 601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19 | 英语 | 589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20 | 英语 | 589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21 | 英语 | 589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22 | 英语 | 591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23 | 英语 | 589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24 | 历史学 | 610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25 | 历史学 | 602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26 | 历史学 | 600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27 | 历史学 | 596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28 | 历史学 | 593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29 | 历史学 | 594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30 | 历史学 | 608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31 | 历史学 | 602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32 | 历史学 | 609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33 | 历史学 | 626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34 | 地理科学 | 599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35 | 地理科学 | 596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36 | 地理科学 | 599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37 | 地理科学 | 588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38 | 地理科学 | 587 |
河北师范大学 | 历史 | 39 | 地理科学 | 589 |
华东师范大学 | 历史 | 01 | 英语 | 621 |
华中师范大学 | 历史 | 01 | 英语 | 619 |
华中师范大学 | 历史 | 02 | 历史学 | 621 |
陕西师范大学 | 历史 | 01 | 英语 | 621 |
陕西师范大学 | 历史 | 02 | 历史学 | 618 |
西南大学 | 历史 | 01 | 英语 | 626 |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校区) |
物理 | 03 | 英语 | 626 |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校区) |
物理 | 04 | 物理学 | 623 |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校区) |
物理 | 05 | 化学 | 620 |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校区) |
物理 | 06 | 地理科学 | 618 |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校区) |
物理 | 07 | 生物科学 | 617 |
东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02 | 地理科学 | 606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09 | 小学教育 | 560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10 | 小学教育 | 559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11 | 小学教育 | 56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12 | 小学教育 | 567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13 | 小学教育 | 587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14 | 小学教育 | 57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15 | 小学教育 | 574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16 | 小学教育 | 585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17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605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18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79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19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87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20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69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21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65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22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61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23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6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24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68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25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8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26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76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27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77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28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82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29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77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30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8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31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77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32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577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33 | 物理学 | 594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34 | 物理学 | 57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35 | 物理学 | 588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36 | 物理学 | 567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37 | 物理学 | 608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38 | 物理学 | 561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39 | 物理学 | 559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40 | 物理学 | 562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41 | 物理学 | 564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42 | 物理学 | 575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43 | 物理学 | 588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44 | 物理学 | 57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45 | 物理学 | 591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46 | 物理学 | 580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47 | 物理学 | 592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48 | 物理学 | 576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49 | 化学 | 59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50 | 化学 | 570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51 | 化学 | 581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52 | 化学 | 566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53 | 化学 | 576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54 | 化学 | 56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55 | 化学 | 564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56 | 化学 | 562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57 | 化学 | 581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58 | 化学 | 573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59 | 化学 | 584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60 | 化学 | 571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61 | 化学 | 579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62 | 化学 | 577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63 | 化学 | 587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物理 | 64 | 化学 | 584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40 | 思想政治 教育 |
587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41 | 思想政治 教育 |
581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42 | 思想政治 教育 |
597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43 | 思想政治 教育 |
591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44 | 思想政治 教育 |
591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45 | 科学教育 | 588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46 | 科学教育 | 569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47 | 科学教育 | 564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48 | 科学教育 | 574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49 | 科学教育 | 584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50 | 科学教育 | 581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51 | 科学教育 | 604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52 | 英语 | 608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53 | 英语 | 603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54 | 英语 | 584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55 | 英语 | 597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56 | 英语 | 602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57 | 英语 | 603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58 | 英语 | 592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59 | 地理科学 | 581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60 | 地理科学 | 581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61 | 地理科学 | 596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62 | 地理科学 | 583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63 | 地理科学 | 585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64 | 地理科学 | 587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65 | 生物科学 | 575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66 | 生物科学 | 586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67 | 生物科学 | 579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68 | 生物科学 | 598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69 | 生物科学 | 587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70 | 生物科学 | 593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71 | 生物科学 | 602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72 | 生物科学 | 592 |
华东师范大学 | 物理 | 02 | 物理学 | 621 |
华东师范大学 | 物理 | 03 | 地理科学 | 611 |
华中师范大学 | 物理 | 03 | 英语 | 616 |
华中师范大学 | 物理 | 04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617 |
华中师范大学 | 物理 | 05 | 物理学 | 609 |
陕西师范大学 | 物理 | 03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612 |
陕西师范大学 | 物理 | 04 | 物理学 | 605 |
陕西师范大学 | 物理 | 05 | 化学 | 613 |
陕西师范大学 | 物理 | 06 | 地理科学 | 609 |
陕西师范大学 | 物理 | 07 | 生物科学 | 605 |
西南大学 | 物理 | 02 | 数学与应 用数学 |
620 |
优师专项计划旨在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毅力,能够扎根教育基层的“四有”好教师,如果考生愿意为中国基层教育出一份力,那么报考优师专项计划会是最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