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沈阳师范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已经公布!沈阳师范大学在贵州物理类招生的15个专业录取最低分范围是436分至485分,在贵州历史类招生的11个专业录取最低分范围是497分至544分,分数高的同学可以重点关注热门专业应用心理学、历史学!
一、2025年沈阳师范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物理类)
(1)应用心理学:2025年485分录取,位次是63635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5年480分录取,位次是67917
(3)软件工程:2025年476分录取,位次是71293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5年472分录取,位次是75095
(5)行政管理:2025年471分录取,位次是76042
(6)网络工程:2025年465分录取,位次是81984
(7)金融学:2025年464分录取,位次是82445
(8)教育技术学:2025年463分录取,位次是84136
(9)旅游管理:2025年450分录取,位次是96922
(10)国际经济与贸易:2025年448分录取,位次是98479
(11)市场营销:2025年447分录取,位次是99394
(12)物流管理:2025年447分录取,位次是100129
(13)酒店管理:2025年444分录取,位次是103304
(14)环境生态工程:2025年444分录取,位次是103256
(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2025年436分录取,位次是111441
二、2025年沈阳师范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历史类)
(1)历史学:2025年544分录取,位次是9520
(2)教育学:2025年534分录取,位次是11679
(3)俄语:2025年509分录取,位次是18453
(4)行政管理:2025年508分录取,位次是18765
(5)金融学:2025年506分录取,位次是19649
(6)劳动与社会保障:2025年505分录取,位次是19918
(7)国际经济与贸易:2025年500分录取,位次是21838
(8)旅游管理:2025年499分录取,位次是22112
(9)市场营销:2025年499分录取,位次是22149
(10)酒店管理:2025年498分录取,位次是22358
(11)物流管理:2025年497分录取,位次是22790
三、沈阳师范大学热门专业介绍
通过上文可知,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类最高分专业是应用心理学、历史类最高分专业是历史学。
(1)沈阳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
专业实力:应用心理学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教育科学学院,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特色鲜明。师资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超 60%,多数教师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或临床实践经验,在青少年心理干预、职业心理健康等方向研究成果丰富,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拥有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配备心理测评系统、沙盘治疗室等专业设施,与中小学、心理咨询机构共建实践基地,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心理学创新竞赛中表现优异。
就业优势:就业面向教育、医疗、企业等多个领域,在辽宁省及周边地区认可度高。可在中小学担任心理教师,在医院心理科从事临床咨询,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心理援助,或在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指导。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提升,相关岗位需求持续增长,近五年就业率保持在 94% 以上,毕业生以实践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受到用人单位青睐。
其他重要信息: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设有临床咨询、教育心理等方向。课程涵盖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核心内容,增设青少年心理问题干预、职业心理测评等特色课程。实践环节包括心理咨询实习、心理测评项目实训等,注重实操技能培养。鼓励考取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等,学校提供系统培训。每年约 22% 的毕业生进入高校攻读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硕士学位。
(2)沈阳师范大学历史学
专业实力:历史学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历史文化学院,拥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是辽宁省特色专业。师资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超 70%,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教学名师等,在东北地方史、明清史等领域研究成果突出,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拥有文物与博物馆学实验中心、历史文献检索中心等设施,与辽宁省博物馆、档案馆等共建实践基地,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历史作品大赛中屡获佳绩。
就业优势:就业以基础教育为核心,辐射文化、文博等领域,在辽宁省内教育系统认可度高。可在中小学担任历史教师,在博物馆、档案馆从事文物保护与研究,或在文化事业单位参与地方史编纂。依托学校的师范教育积淀和历史学的深厚底蕴,近五年就业率保持在 93% 以上,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教学能力突出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职业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承、基础教育事业紧密结合。
其他重要信息: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设有师范、文博等方向。课程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等核心内容,增设东北地方史、历史文献学等特色课程。实践环节包括教育实习、博物馆实习、田野考古调查等,注重研究能力与教学技能培养。鼓励考取历史教师资格证、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资格等,学校提供专项培训。每年约 25% 的毕业生进入高校攻读中国史、世界史等专业硕士学位,部分学生选择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方向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