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作为世界 500 强前列的大型企业,工作稳定、薪资福利好,一直是众多学子向往的就业方向。而在江苏地区,哪些学校的毕业生更受国家电网江苏公司的认可呢?通过分析 2025 年国家电网江苏电力第一批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公示数据,我们可以一探究竟。
一、南京工程学院:原电力部直属高校的录用优势
在 2025 年国家电网江苏电力第一批拟录用名单中,南京工程学院以250人的录用人数位居榜首 ,远超其他高校。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原电力部直属高校,在电力相关专业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其王牌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而且,学校与国家电网江苏公司长期保持紧密合作,建立了良好的人才供需关系,许多学生在实习阶段就已经进入电网相关单位,熟悉工作流程和环境,毕业后更易被录用。
二、东南大学:顶尖 985 的实力体现
东南大学作为江苏省的顶尖 985 高校,在此次录用名单中排名第二,录用人数为102人。东南大学综合实力强劲,学科门类齐全,在工科领域尤其突出。其电气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师资队伍,在电力系统运行、电力电子技术等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研项目和实践机会。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拥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国家电网的工作中能够快速适应并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东南大学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校友资源,也为学生进入国家电网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三、河海大学:211 高校的电力优势
河海大学在2025年国家电网江苏电力第一批录用人数中排名第三,共85人被录用。河海大学虽然以水利工程闻名于世,但其电气工程专业同样不容小觑,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依托水利行业背景,在水电能源开发、电力系统与水利工程融合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优势。
在学科评估中,河海大学电气工程学科评级为 B- ,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多家电力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实际工程问题,积累实践经验。同时,河海大学作为211高校,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为学生进入国家电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西安交通大学:老牌名校的人才输送
西安交通大学作为我国的老牌名校,在国家电网江苏公司的录用名单中也占据重要位置,有58人被录用。西安交通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设立该专业的高校之一,被誉为 “电气四虎” 之一。其在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学科实力雄厚。
西安交通大学的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都受到各大电力企业的欢迎,在国家电网江苏公司中也凭借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个人能力,成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的重要来源。
五、中国矿业大学: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力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本次有58人被国家电网江苏电力录用。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在能源电力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其电气工程专业围绕矿业电力需求,在矿山电力系统、电力传动与控制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向和技术优势。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实践平台。中国矿业大学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还熟悉矿山行业的电力应用场景,能够快速适应国家电网在能源领域的工作需求,在电网相关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
六、南京师范大学:综合性师范院校的突破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师范院校,在此次国家电网江苏公司录用名单中表现亮眼,有53人被录用。虽然南京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师范教育领域,但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学科领域,电气工程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学校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为电气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南京师范大学积极与国家电网等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次众多毕业生被国家电网江苏公司录用,也体现了学校在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和企业对学校的认可。
七、2025年国家电网江苏录取人数高校排名
国家电网江苏分公司在2025年的第一批招聘中,共拟录用了来自90所高校的1159名毕业生。录取人数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工程学院,其次是东南大学。录取人数排名前十的院校还有河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山东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华中科技大学。
下面展示国网江苏电力2025年第一批拟录用人数排名完整表!
国网江苏电力2025年第一批拟录用情况 | ||
---|---|---|
地区 | 毕业学校 | 计数 |
江苏 | 南京工程学院 | 250 |
江苏 | 东南大学 | 102 |
江苏 | 河海大学 | 85 |
西安交通大学 | 58 | |
江苏 | 中国矿业大学 | 58 |
江苏 | 南京师范大学 | 53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44 | |
山东大学 | 36 |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35 | |
华中科技大学 | 29 | |
江苏 | 南京理工大学 | 25 |
上海电力大学 | 24 | |
上海交通大学 | 23 | |
江苏 | 江苏大学 | 21 |
浙江大学 | 21 | |
江苏 | 南京大学 | 19 |
武汉大学 | 18 | |
清华大学 | 15 | |
天津大学 | 15 | |
江苏 | 南京工业大学 | 13 |
江苏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2 |
三峡大学 | 12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1 | |
四川大学 | 11 | |
重庆大学 | 10 | |
江苏 | 江苏科技大学 | 9 |
江苏 | 苏州大学 | 9 |
东北电力大学 | 7 | |
江苏 | 扬州大学 | 7 |
湖南大学 | 6 | |
华南理工大学 | 6 | |
长沙理工大学 | 6 | |
北京大学 | 5 | |
合肥工业大学 | 5 | |
江苏 | 江南大学 |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4 | |
江苏 | 南京财经大学 | 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 |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3 | |
江苏 | 南京林业大学 | 3 |
江苏 | 南京审计大学 | 3 |
江苏 | 南京邮电大学 | 3 |
上海财经大学 | 3 | |
上海海事大学 | 3 | |
西南交通大学 | 3 |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3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3 |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 2 |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2 | |
上海电机学院 | 2 |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2 |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 2 |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 2 | |
长安大学 | 2 | |
中国农业大学 | 2 | |
中国人民大学 | 2 |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 1 | |
北华大学 | 1 | |
北京交通大学 | 1 | |
北京林业大学 | 1 | |
江苏 | 常州大学 | 1 |
大连理工大学 | 1 | |
东北大学 | 1 | |
东北农业大学 | 1 |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1 | |
福州大学 | 1 | |
复旦大学 | 1 | |
广西大学 | 1 |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1 | |
河北工业大学 | 1 | |
华东师范大学 | 1 | |
江西财经大学 | 1 | |
厦门大学 | 1 |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1 | |
太原理工大学 | 1 | |
同济大学 | 1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 |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1 | |
江苏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1 |
香港理工大学 | 1 | |
香港中文大学 | 1 |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1 | |
长春工业大学 | 1 | |
郑州大学 | 1 | |
中国海洋大学 | 1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1 | |
中南大学 | 1 | |
中山大学 | 1 | |
中央财经大学 | 1 | |
合计 | 1159 |
如果考生明确希望毕业后进入国家电网江苏公司工作,那么选择江苏本地高校或与江苏电网合作紧密的高校会更有优势。如南京工程学院,由于地理位置和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在江苏电网的录用人数上具有明显优势。而其他外地高校的学生,虽然也有机会进入江苏电网,但竞争相对更为激烈。